配送号码:

- 400*-363-028
- 400*-782-501
- 400*-540-517
转自:中国环境报
本报记者张林霞 通讯员 李玲利宜春报道 3月5日,江西省宜春市高安生态环境局接到群众微信举报,高安田南镇田南宾馆斜对面某碾米作坊噪声大,影响周边居民休息。
为快速回应群众诉求,高安生态环境局迅速派出执法人员到现场进行调查处理。3月8日,问题得到了圆满解决,投诉人非常满意,给了执法人员五星好评。
这是江西省生态环境信访办得快机制推行中的一个案例。
近年来,江西省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举措,促进生态环境信访工作机制改革,切实解决了一批群众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
建立“群众呼声听得见”机制
江西省统一公布全省生态环境部门投诉举报的地址、电话、邮箱、微信公众号、网络举报平台网址,让群众反映生态环境问题的渠道更畅通、程序更便捷。同时,全省生态环境系统每月开展“服务群众接待日”活动,由厅(局)长面对面接待信访群众,实施靶向攻坚。
2022年,全省累计接待群众1456批、1879人(次),受理事项1500件、已办结1488件,办结率达99.1%。
此外,江西省规范信访事项转交办、调查处理、回复监督等制度,落实投诉举报首办负责制。一般咨询建议件,坚持3个—5个工作日答复;简单的环境污染举报事项,一般10个工作日内答复信访人,推动信访问题快办快处。
完善“矛盾纠纷化解好”机制
江西省倡导依法履职做好调解,对于一些涉矛盾纠纷和利益诉求的投诉案件,在依法调查处理的同时,邀请各方相关人员参与座谈调解,避免矛盾升级形成信访积案。
2月24日,针对一市民多次投诉其住宅附近某企业生产噪声扰民、影响居民生活休息的问题,新余市生态环境局联合投诉人所在社区,邀请新余市生态环境局法律顾问、相关部门噪声管理骨干及信访、执法工作人员共同开展行政调解工作,妥善化解矛盾纠纷。
形成“督促整改盯到底”机制
江西省在督促整改上下功夫,综合利用“双随机、一公开”、执法专项行动、省级环保督察等手段,确保问题整改托底见效。组织协同有关部门对重点和疑难复杂问题加强帮扶指导,推动南昌麦园垃圾填埋场异味扰民等一大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得以解决。对各地上报完成处置的信访件,不定期、不定时、不分阶段、不定数量进行抽查核实,压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
“我们将原来分散在厅办公室、督察办、执法局、应急调查中心等多个处室(单位)的信访投诉举报办理业务进行整合,成立省生态环境厅信访投诉举报中心,设在应急调查部门。”江西省生态环境应急调查中心主任周少华介绍说。江西省各市、县(区)生态环境局参照执行,统一由生态环境综合执法机构履行信访投诉举报处置工作职责。由此,全省生态环境系统建立起职权明确,工作有力的信访工作队伍。
据统计,2022年,江西省生态环境领域信访事项及时受理率达99.97%、按期答复率达99.98%、参评群众满意率达9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