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送号码:

- 400*-363-028
- 400*-782-501
- 400*-540-517
转自:安徽网
近期,为千方百计保群众就医用药,全力以赴保城市正常运转,合肥高新区各社区工作人员开足马力,积极主动服务群众,通过“微信群说起来、小喇叭喊起来、电话打起来、明白纸送起来”等多种方式,全力做好防疫相关信息的畅通,对有需要的群众及时帮助,鼓励群众互助,让群众遇到疫情既知道要找谁,还能找得到人。
爱心服务小分队:解决居民“药”紧事
据了解,为做好当下的医药物资保送工作,近日长宁社区服务中心各社区通过“微信群建起来,电话打起来”等方式,整合社区工作者、家庭医生、物业、红色小管家、居民志愿者等多方力量,组建多支爱心服务小分队,各社区及时建立微信服务群,在发布各类防疫政策信息之外,通过下单、接单的方式,满足辖区居民用药需求,在微信群里、在电话里、在街头巷尾、在送药间隙,解决居民各类难题。
长宁社区服务中心南岗社区党委第一书记张云表示:“我们是24小时办公室有人值班,有专门负责疫情报备工作的工作人员,他们可以通过电话,第一时间向我们社区报备,我们就会登记造册,然后通过志愿者,第一时间把药送到他们手上。”
小喇叭、明白纸:做好防疫知识宣传
为全面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天乐社区服务中心做好宣传,在小区出入口小喇叭循环播放防疫健康知识,显眼位置拉横幅告知救助电话,积极号召辖区内党员、居民志愿者组成志愿服务队,按网格划分进行分配张贴信息,已便居民随时能找到人。
同时,做好重点人群防护,前期按网格摸排60岁以上老人接种疫苗信息登记造册,在疫情传播高发期做好日常随访,特别是90岁以上高龄老人进行入户随访,为身体有恙的老人发放药物并叮嘱服药注意事项。
此外,做好辖区居民药物发放,对于有药物需求的居民社区按量配备,对于无法出门的居民社区送药上门,自行取药的居民逐一配备“明白纸”后发放药物。
社区电话不停接:防疫保障不离场!
“发烧发热、抗原阳性、核酸异常,可以联系社区。”近几日,蜀麓社区服务中心辖区的社区电话一直未停歇。
据蜀麓中心工作人员介绍,在社区现场,有工作人员对前来排队的居民详细介绍药品功能和服药注意事项。同时,还对居民们进行用药讲解,叮嘱大家对症下药,千万不要盲目服用多种药品,以防出现不适。
“这一会功夫,已经接了几十个居民的求助电话了。”中午时分,蜀南庭苑社区工作人员声音已经略显嘶哑,“还在岗的同志们,坚持坚持!“即使到了午饭时间,全体工作人员也没脱下防护服,没放下悬着的心,“手机里的居民信息太多,回复不过来了”。每分钟接一个电话,哪里可以卖到药?感染后家里有老人小孩该怎么做隔离防护?社区有没有隔离点?”社区居民电话咨询的问题纷繁,社区工作人员一一耐心解答。
据悉,为了保障居民一旦需要帮助,能随时电话联系社区、联系到家庭医生,蜀麓中心的社区工作人员手机基本上都是24小时在线。
精细化服务:线上沟通,线下帮忙
兴园社区服务中心坚持精细化服务,以15个小区党支部为基础,划分72个小网格,实行社区工作者驻点小区办公,积极探索“党员教育管理不出小区、居民办事办证不出小区、问题发现化解不出小区、便民生活服务走进小区”的“三不出一走进”社区治理新机制。这一点在防疫工作中大大提升了服务群众的效率。
“兴园北区是回迁小区,老年人居多,像独居老人、精神病人、残疾人等脆弱群体若有发烧或是其他有特殊需求,社区尽量多跑腿。”兴园中心银杏社区工作人员表示。
“之前返肥报备加了很多居民的微信,现在很多事情线上就可以沟通解决了,居民主动找我们,也是对我们的信任” 兴园中心海棠社区工作人员表示。
“谁家有扑退烧药?急求!”“我有多的,可以给你”。“小孩在家不能没有人,谁能帮忙拿下东西?”这是12月20日兴园中心海棠社区一个业主群中的对话。在微信群内,互助友爱的邻里氛围,让大家的心都更暖了。在做好防疫工作,解决群众困难的同时,兴园中心也积极倡导近期有余药的市民,分享给亲友或其他急需之人。辖区内的每一位居民,都是这场爱的传递中最大的“变量”。
(刘畅)